close

石牌天母一帶,是除了家鄉外我待過最久的地方。臨別之際不禁回想了過去十餘年來曾去過的餐廳 (這裡的餐廳大多去過了),哪一家還想再度造訪呢? 不知為何,第一個想起的不是歐陸料理,亦非日式餐廳,而是番紅花印度料理。

人潮庸攘,餐廳更迭,同時也見證了天母的興衰。不少美味而具有特色的餐館,一家接著一家伴隨回憶一同消失了,是新的餐廳怎麼也取代不了的。我想趁還想得起時,好好記錄下這些陪我走過青春歲月的美味。

石牌地區:

雲軒雲南哨子麵: 雲南料理即便在台北也不甚多,在2001年我剛來陽明大學唸書時,石牌夜市底在現今Cafe Smith有這麼一家哨子麵鮮美可口,勁味十足,那時我每個禮拜至少都會吃上一次,可惜一年後便關店了。這是我最懷念的石牌夜市美食。

王記鮮肉餡餅: 在現今大銅板快餐的位置,在2001年時是一家牛肉、豬肉餡餅與水餃為主的小餐館,餡香汁多令人難忘。也大約與雲南哨子麵一同消失了。

天津蔥抓餅: 2002-2009間,這家蔥抓餅我也是幾乎每週都來報到,鬆軟適當口感恰好,習慣點玉米加蛋,再加些辣醬,真讓人懷念。

雞排: 其實雞排前後出現過許多家,已經消失的包括從士林夜市來的豪大大雞排(是一般雞排的兩倍大,但口味普普)、蜜酥雞排(口感鹹中帶甜很是特別)、巧門雞排、繼光香香雞等,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曾有一家家鄉炭烤雞排,聽說是從新竹來的,令人難以抵擋的香氣也是我每週必吃一次的宵夜。

飲料: 更換太過頻繁,唯一有印象的是歇腳亭,原因是當時的女工讀生很漂亮 (但飲料不怎麼樣其實)。另外有一家奉茶,在阿財鍋貼旁,是最早有奶蓋系列的飲料店,不知為什麼第一次印象是大三時暑假的人醫營。

冰冰蒟蒻: 就是白冰冰開的那家,2002年開,印象中也沒有開很久。

皇品涮涮鍋、神戶牛排、小松拉麵、鱔魚麵: 會寫在一起是因為這些店在我大學中期以後(可能是2005或更早) 就消失了,而且我覺得這幾家並沒有特別好吃。

甘泉魚麵: 印象中湯頭還不錯,其他的沒什麼印象了。

章魚燒: 恩就是一般的章魚燒,不過沒了也是少了個選擇。

可麗餅: 先後出現過兩家,其中有家叫阿諾。其實並沒特別美味,但沒有可麗餅,消夜也少了點變化。

家庭廚房: 這家也是當年好友常一起來的居家式餐廳,位於幾分甜旁小巷內,它的烤雞腿要等至少15分鐘以上(而且有人還特別愛點),常常很早就賣完了。不知道何時消失的?

A&J義大利麵: 平價義大利麵,位於現在豆花林的位置,開在2003-2006(?),當學生時也常來但忘了店名。最有印象的是大三時有次去北投運動中心打羽球扭傷了右腳踝,之後在這與b碰面吃飯。

布拉格: 位於在實踐街約1-7號的複合式義大利簡餐: 也是一家當年(2004-2006)常與好友一起去吃的簡餐,有大大的沙發很舒服,餐點也頗多元。 後來老闆娘似乎因成本問題改作網拍所以結束營業。

素食: 經吃素的大學同學介紹,位在義理街進石牌夜市前,有素餃、素麵、素肉排便當等等,菜色多變,常常光顧熟到老闆都認得我,老闆另外還會做蛋糕,直到我實習時都還在,但畢業前好像就消失了。

鍾意海鮮: 在2001年時就有了,後來幾經更名成佳佳海鮮,最終還是倒了。

紅燈籠麻辣燙: 並不特別喜愛辣食,不過在石牌也算獨樹一格,後來先是搬家而後便消失了。

阿義滷味: 石牌的滷味有好幾家,不過個人比較喜歡這家與阿琴滷味,聽說是店租漲太多了所以沒做。

鮮芋仙: 紅極一時,卻因壓榨加盟店獲利之後便倒閉了。

山河泰式: 與h曾一起吃過,沒什麼特別之處。後來阿賢快餐就搬到了這裡,竟也加入了泰式口味。

三媽臭臭鍋: 當年還是一鍋100元有找時,三五好友時常來這裡吃晚餐,一直開到2009都還在。

https://www.google.com.tw/maps/@25.11675,121.516476,3a,75y,109.4h,84.34t/data=!3m4!1e1!3m2!1sxymsj3wSjTpeQL__rQQlww!2e0?hl=zh-TW

阿匹婆藥燉排骨: 聽說是那個阿匹婆開的? 吃過幾次但沒有很深刻的印象。

十三番日式料理: 在現今石牌水龜伯對面老眷村那裡,應該是2005-6以後才有的,生魚片、炸物 (可樂餅、炸豆腐等) 都不錯,價格也不貴,還滿划算的。不知道什麼時候關的? 附上別人的blog食記參考

本文引用自sandra1017 - 石牌站平民好料理:十三番居酒屋

京都浪漫館: 開的時候我們都已實習了,只吃過兩次,一次是受人之託交付一只加油扇子,另一次則是與a, b在國考前碰面。約在2008-2009間,很快便消失了蹤影。

包子先生: 印象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叉燒包外,有糖醋鮮魚包、墨魚三星包、維也納起士包、甚至五更腸旺包。當年想吃可是得排好久的隊呢,也是紅極一時,然後與京都浪漫館一同消失了,好像是店長去美國了吧。

https://www.google.com.tw/maps/@25.116712,121.516178,3a,75y,324.64h,84.89t/data=!3m4!1e1!3m2!1stEzwW7s8HMW9QFQPgzRntw!2e0?hl=zh-TW

哈日壽司: 平價的壽司,自然味道也是普通,不過是學生時代撿便宜的好選擇。似乎是前陣子收了。

田季有間涮涮鍋、鬼椒麻辣王: 這兩家是先後在同一個地方開的,位於石牌黃色鬼屋旁。實際上在田季有間前還有一家也是鍋類的餐廳叫上乘涮涮鍋。而這兩家我只吃過田季有間,聽說跟田季發爺燒肉是相關企業,是石頭火鍋不過也無甚特別之處 (其實涮涮鍋有段時間很流行,後來因為變化不多也倒了不少家)。前陣子還在唸著說要去試試鬼椒麻辣王,沒想到也倒了!

三隻母雞: 石牌天母一帶平價義大利麵當中我覺得最美味的,大約是我當住院醫師(2009)時才出現的,不論風味或麵條口感都恰到好處,配色布置採希臘風,用餐環境十分優雅,連服務生都男的帥女的美,C/P值整個爆表,萬聖節時除了整個店以南瓜裝飾外,店員還會穿上鬼裝發送糖果,饒富趣味。曾和w, 小郭與y...等一起吃過。不知什麼原因也在今年三、四月間結束營業了,甚是可惜。(人的記憶力真不可靠,我還一直以為是實習時就有的店)

IMG_2358  

平價義大利麵: 自從石牌夜市出現了盤子義大利麵以後,平價義大利麵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,包括高師傅、A&J、Happy House、義大利麵工坊、天母義麵坊、番茄小頌、goût味覺義廚館、啥米義式、米克司、三隻母雞、喬斯小館、義麥麥等等,還有一些我已經記不得的。小時候嘴比較不挑,加上身上也沒多少錢,所以能夠常吃到義大利麵就覺得很開心了。直到自己開始做義大利麵後,就發現這些平價義大利麵口味都很普通,有些味道甚至不對。這當中我覺得只有goût味覺義廚館、三隻母雞、喬斯小館這三家較好。不過昏暗又不怎麼好吃的Happy House一直都開著,反倒是十分出色的三隻母雞倒了。

至於尊賢街、實踐街一帶,店家早翻了好幾輪了,只有第一街、大吃小算、義大利麵工坊等少數店家依然屹立不搖。對我自己來說有點印象的是阿秋甜不辣、張媽的店牛肉麵、某家照燒便當、有家有很多特殊口味的雞排、某間賣可外帶的小pizza的店,與前述的布拉格。

最後,身為陽明大學的校友,一定要提一下陽明人都吃過的兩家餐廳: 陽明西餐廳與Coffee Museum

陽明西餐廳: 在校內中餐廳樓上、所以多次成為導生聚或學長姐請吃飯 (平家) 的地點,餐點自然是沒法與外面的餐廳相比的,但令人懷念的是那段相聚的時光。印象中在我大三還是大四時就關了。

Coffee Museum: 陽明大學校門口前有個廣場,我們叫它生活廣場。其中建築物是Coffee Museum,印象中很早以前就存在了 (2002-03?),以前不管是導生聚或是社團、朋友討論聚會都常來,是現磨咖啡也頗香醇,附有蛋糕甜點所以也是買宵夜的好去處 (買來送人的...),以前還有約兩年的時間(2003-05) 旁別有過以遠流出版社為主的小書局,不過光顧的人不多很快便倒了,在那之後作為社區文藝活動的舉辦場所。今年三月時這裡因工程被夷為平地,Coffee Museum似乎搬到中山北路上了。

小時候沒有相機,很多回憶都留不住,如今只能倚靠google街景稍稍彌補。有沒有人還記得石牌哪些已經消失的令人懷念的美味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uein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